![]() 一种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底板四周的端面上均固定有沿对应长度方向布置的凸台条,底板上表面沿底板的中心线开设有定位插槽;插板垂直底板插接在定位插槽中;四个侧板的底端一侧沿对应长度方向均向内开设有与凸台条适配的长条形凹槽,长条形凹槽与凸台条一一对应插接;第二结构面模板与第一结构面模板对齐并平行固定在插板另一侧的板面上,第二结构面模板顶端固定的卡条与第一结构面模板顶端固定的卡槽结构一一对应插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通过本实用新型制作的结构体可以实现对结构面形貌的精准复刻。 公开号:CN214334452U 申请号:CN202120336311.0U 申请日:2021-02-0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胡南燕;元宙昊;叶义成;黄建彬;李雪雪;杨帆;王杰;熊淦麟 申请人: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IPC主号:G01N1-3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作具有岩体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浇筑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 [n0002] 工程岩体中总是包含大量不同规模的节理,这些节理的赋存影响了岩体的完整性,降低了岩体的强度。节理是由相同或不同材料的两个面及其间的充填物质组成的,其具有一定的力学特性,比如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等。节理的力学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岩体的力学特性,进而影响工程岩体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对岩石节理的剪切力学特性和剪切过程中的基本现象和规律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研究价值。 [n0003] 为了解应力条件(法向荷载、边界条件)对结构体剪切强度的影响,有必要针对具有同一形貌的结构体在不同应力条件下进行多次试验,而在自然界中要获取具有同一形貌的结构体比较困难,在实验室内通过巴西劈裂的方式获取的结构面形貌也具有随机性,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制作具有相同岩体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及方法。 [n0004] 目前有关制作具有相同岩体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存在以下不足:(1)模具没有考虑防渗漏的问题,在试样浇筑过程中部分浆液会沿模具四周的缝隙流出,从而导致浇筑的结构体上表面产生凹陷,导致试样浇筑失败;(2)固定结构面模板的措施不到位,大部分是将模板通过插槽的方式将结构面模板插接在侧板的插槽里,这种插接方式会导致结构面模板在振动台上进行振动密实时,易出现上下晃动,从而导致试样浇筑失败。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制作相同岩体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n0005]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在降低浇筑材料渗漏的同时保证振动过程中结构面模板稳定,避免出现上下晃动,且可以防止结构面模板发生相对错动,从而通过本实用新型制作的的结构体可以实现对结构面形貌的精准复刻。 [n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n0007] 底板,所述底板为方形,且所述底板四周端面上均固定有沿对应长度方向布置的凸台条,同时所述底板上表面沿所述底板的中心线开设有插槽; [n0008] 插板,所述插板垂直所述底板插接在所述定位插槽中; [n0009] 侧板,所述侧板为四块且均垂直立设在所述底板上,且四个所述侧板的底端一侧沿对应长度方向均向内开设有与所述凸台条适配的长条形凹槽,所述长条形凹槽与所述凸台条一一对应插接,同时每相邻两个所述侧板连接,并且其中一对相对固定的所述侧板均与所述插板的板面平行,另一对相对固定的所述侧板一一对应所述插板的两侧并对接,四个所述侧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插板组成两个浇注空腔; [n0010] 第一结构面模板,所述第一结构面模板平行固定在所述插板一侧的板面上,同时所述第一结构面模板的顶端固定有卡槽结构; [n0011] 第二结构面模板,所述第二结构面模板与所述第一结构面模板对齐并平行固定在所述插板与所述第一结构面模板相对的另一侧的板面上,同时所述第二结构面模板的顶端固定有卡条,所述卡条与所述卡槽结构一一对应插接,所述卡条插入所述卡槽结构的卡槽中。 [n0012] 本实用新型底板四周侧面上均固定有沿对应长度方向布置的凸台条,侧板的底端一侧沿对应长度方向均向内开设有与凸台条适配的长条形凹槽,通过凸台条与长条形凹槽对应插接的方式将侧板垂直立设在底板上,长条形凹槽与凸台条的组合能够使浇注空腔中的浆液渗流路径曲折,降低浆液的渗漏量,从而提高所制备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质量以便提高岩体结构面用于试验所获数据的准确性; [n0013] 同时,本实用新型将第一结构面模板和第二结构面模板分别固定在插板两侧的面板上,以便通过插板将第一结构面模板和第二结构面模板固定在底板上,两块结构面模板与钢制底板组合后强度有所提高,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由于多次浇筑导致的结构面模板变形,可以保证结构面复刻的精度,从而保证试验的精确性; [n0014] 本实用新型第一结构面模板的顶端固定有卡槽结构,第二结构面模板的顶端固定有卡条,两个结构面模板通过卡条与卡槽结构插接的方式固定,则当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两个结构面模板之间发生相对错动,因此能够实现结构面形貌的精准复刻,从而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n0015] 优选的,所述定位插槽为梯形,且所述定位插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所述定位插槽的槽底宽度。 [n0016] 本实用新型通过槽口宽度小于槽底的梯形定位插槽定位插板,则可以保证插板插接在定位插槽中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固定在插板上的两块结构面模板的稳定性,以便保证结构面形貌的精准复刻。 [n0017] 优选的,所述插板的材料为钢板。 [n0018] 由于钢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通过钢板作为插板来固定结构面模板可以减少进行多次重复浇筑试样时导致的结构面模板变形的问题。 [n0019] 优选的,每个所述侧板的两侧分别沿所述侧板的高度开设有防渗漏插槽和插条,且每个所述侧板的所述防渗漏插槽与相邻所述侧板的所述插条均一一对应插接。 [n0020] 本实用新型每个侧板的插槽与相邻侧板的插条均一一对应插接,以便防止本实用新型振动过程中导致相邻侧板之间发生错动的问题,从而实现结构面形貌的精准复刻。 [n0021] 优选的,相对固定的一对所述侧板的外壁侧部均固定有耳板,且每个所述耳板上均开设有通孔,同时每相对固定的所述耳板上开设的所述通孔内穿设有螺栓,且所述螺栓的两端通过螺母紧固在所述耳板上。 [n0022] 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栓和螺母将相对固定的每对耳板连接起来,从而可以夹紧位于每对耳板之间相对固定的侧板,并且由于每相邻两个侧板之间通过防渗漏插槽和插条插接,进而可以提高四个侧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能够提高侧板对插板的夹紧力度,从而可以提高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质量以便提高结构体用于试验所获数据的准确性。 [n0023] 优选的,所述耳板固定在所述侧板沿着高度的中间位置。 [n0024] 本实用新型的耳板沿着高度的中间位置,从而使得耳板与螺栓和螺母之间配合连接而对侧板产生均匀的约束力,因此可以保证浇筑的结构体的质量,实现对结构体的结构面形貌的精准复刻。 [n0025] 优选的,所述第一结构面模板顶部所述卡槽结构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卡槽结构间隔固定在所述第一结构面模板顶端。 [n0026] 本实用新型第一结构面模板顶部两个卡槽结构对称固定在第一结构面模板顶部,从而通过卡槽结构与卡条配合可以实现第一结构面模板和第二结构面模板的精确对齐,因此可以提高制备的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质量。 [n0027] 优选的,所述第二结构面模板顶部所述卡条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卡条间隔固定在所述第二结构面模板顶端。 [n0028] 本实用新型第二结构面模板顶部的两个卡条对称固定在第二结构面模板顶部,从而通过卡槽结构与卡条配合可以提高连接第一结构面模板和第二结构面模板的稳定性。 [n0029] 优选的,所述结构面模板的卡槽结构通过三个限位块交错连接而成,以避免通过在所述第一结构面模板的顶端开设凹槽而影响所述第一结构面模板与浇注材料的接触面积的问题,从而不会影响所制备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质量。 [n0030]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制作具有仿岩体结构面的结构体的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n0031] 本实用新型底板四周侧面上均固定有沿对应长度方向布置的凸台条,侧板的底端一侧沿对应长度方向均向内开设有与凸台条适配的长条形凹槽,通过凸台条与长条形凹槽对应插接的方式将侧板垂直立设在底板上,长条形凹槽与凸台条的组合能够使浇注空腔中的浆液渗流路径曲折,降低液体的渗漏量,从而提高所制备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质量以便提高岩体结构面用于试验所获数据的准确性; [n0032] 同时,本实用新型将第一结构面模板和第二结构面模板分别固定在插板两侧的面板上,以便通过插板将第一结构面模板和第二结构面模板固定在底板上,提高了两块结构面模板组合后的强度,以便防止本实用新型多次浇筑导致出现变形,因此提高本用于试验所获数据的准确性; [n0033] 并且,本实用新型第一结构面模板的顶端固定有卡槽结构,第二结构面模板的顶端固定有卡条,两个结构面模板通过卡条与卡槽结构插接的方式固定,则当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两个结构面模板之间发生相对错动,因此能够实现结构面形貌的精准复刻,以便针对同一形貌的结构面在不同应力条件进行多次试验; [n0034]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可用于实现同一结构面形貌在不同加载条件下(不同加载速率、不同加载方式(恒定法向力或恒定法向刚度))的试验。 [n003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36]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的整体结构图; [n0037]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板插接在底板上的结构图; [n0038]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侧板的结构图。 [n0039] 其中,1-底板;11-凸台条;12-定位插槽;2-插板;3-侧板;31-长条形凹槽;4-第一结构面模板;41-卡槽结构;5-第二结构面模板;51-卡条;32-防渗漏插槽;33-插条;34-耳板;35-螺栓。 [n004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4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包括: [n0042] 底板1,底板1为方形,且底板1四周的端面上均固定有沿对应长度方向布置的凸台条11,同时底板1上表面沿底板1的中心线开设有定位插槽12; [n0043] 插板2(插板2可以是但不限于是钢板),插板2垂直底板1插接在定位插槽12中; [n0044] 侧板3,侧板3为四块且均垂直立设在底板1上,且四个侧板3的底端一侧沿对应长度方向均向内开设有与凸台条11适配的长条形凹槽31,长条形凹槽31与凸台条11一一对应插接,同时每相邻两个侧板3连接,并且其中一对相对固定的侧板3均与插板2的板面平行,另一对相对固定的侧板3一一对应插板2的两侧并对接或插接(侧板3上具有对应插板2的插槽,则插板2的边插接在侧板3的插槽上;或者侧板3上具有对应插板2的凸条,且插板2的边部具有对应其凸条的插槽,则侧板3的凸条对应插接在插板2的插槽中)),四个侧板3、底板1以及插板2组成两个浇注空腔; [n0045] 第一结构面模板4,第一结构面模板4平行固定在插板2一侧的板面上,同时第一结构面模板4的顶端固定有卡槽结构41; [n0046] 第二结构面模板5,第二结构面模板5与第一结构面模板4对齐并平行固定在插板2与第一结构面模板4相对的另一侧的板面上,同时第二结构面模板5的顶端固定有卡条51,卡条51与卡槽结构41一一对应插接,卡条51插入卡槽结构41的卡槽中。 [n0047]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插槽12为梯形,且定位插槽12的槽口宽度小于定位插槽12的槽底宽度。 [n0048]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插板2的材料为钢板(插板2可以是但不限于是钢板)。 [n0049]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每个侧板3的两侧分别沿侧板3的高度开设有防渗漏插槽32和插条33,且每个侧板3的防渗漏插槽32与相邻侧板3的插条33均一一对应插接。 [n0050]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相对固定的一对侧板3的外壁侧部均固定有耳板34,且每个耳板34上均开设有通孔,同时每相对固定的耳板34上开设的通孔内穿设有螺栓35,且螺栓35的两端通过螺母紧固在耳板34上。 [n0051]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耳板34固定在侧板3沿着高度的中间位置。 [n0052]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卡槽结构41为两个,且两个卡槽结构41间隔固定在第一结构面模板4顶端。 [n0053]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卡条51为两个,且两个卡条51间隔固定在第二结构面模板5顶端。 [n0054] 实施例1: [n005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n0056] 步骤一、原生结构面的获取。利用三维扫描将原生结构面形貌数字化,构建结构面数字化模型,再将数字化模型以STL的文件格式导入3D打印机中,利用3D打印机将原生结构面的数字化模型打印成为第一结构面模板4和第二结构面模板5; [n0057] 步骤二、将底板1放置在平整的台面上,其中底板1为方形,且底板1四周均固定有沿对应长度方向布置的凸台条11,同时底板1上表面沿底板1的中心线开设有定位插槽12,将插板2垂直底板1插入到定位插槽12中; [n0058] 步骤三、将第一结构面模板4固定(可以是粘结但不限于是的粘结)在插板2一侧的板面上,且第一结构面模板4的顶端固定有卡槽结构41; [n0059] 步骤四、将第二结构面模板5与第一结构面模板4对齐并平行固定固定在插板2与第一结构面模板4相对的另一侧的板面上,同时第二结构面模板5的顶端固定有卡条51,卡条51与卡槽结构41一一对应插接; [n0060] 步骤五、四个侧板3均垂直立设在底板1四周,且四个侧板3的底端一侧均沿对应长度方向向内开设有与凸台条11适配的长条形凹槽31,长条形凹槽31与凸台条11一一对应插接,同时每相邻两个侧板3连接,并且其中一对相对固定的侧板3均与插板2的板面平行,另一对相对固定的侧板3一一对应插板2的两侧并对接,四个侧板3、底板1以及插板2组成两个浇注空腔; [n0061] 步骤六、相对固定的一对侧板3的侧部固定有耳板34,且每个耳板34上均开设有通孔,同时每相对固定的耳板34上开设的通孔内穿设有螺栓35,且螺栓35的两端通过螺母紧固在耳板34上。 [n0062] 本实用新型底板1四周的端面上均固定有沿对应长度方向布置的凸台条11,侧板3的底端一侧沿对应长度方向均向内开设有与凸台条11适配的长条形凹槽31,通过凸台条11与长条形凹槽31对应插接的方式将侧板3垂直立设在底板1上,则能够使浇注空腔中的浆液渗流路径曲折,降低液体的渗漏量,从而提高所制备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质量以便提高岩体结构面用于试验所获数据的准确性; [n0063] 同时,本实用新型将第一结构面模板4和第二结构面模板5分别固定在插板2两侧的面板上,以便通过插板2将第一结构面模板4和第二结构面模板5固定在底板1上,从而提高了两块结构面模板组合后的强度,以便防止多次浇筑导致结构面模板出现变形,因此提高本实用新型用于试验所获数据的准确性; [n0064] 本实用新型第一结构面模板4的顶端固定有卡槽结构41,第二结构面模板5的顶端固定有卡条51,两个结构面模板通过卡条51与卡槽结构41结构插接,卡条51插入卡槽结构41中的卡槽内的方式固定,则当本实用新型振动时可以防止两个结构面模板之间发生相对错动,因此能够实现结构面形貌的精准复刻,从而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n0065] 一种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制备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方法,步骤如下: [n0066] 步骤一、将组装好的模具固定在振动台上; [n0067] 步骤二、在侧板3、第一结构面模板4和第二结构面模板5上喷涂脱模剂,将原材料α型半水石膏和水按照质量比1:0.3混合,并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40~45s; [n0068] 步骤三、将混合均匀的浇注原料分两次倒入组装好的模具中,每次倒入浇注原料的高度为模具高度的一半; [n0069] 步骤四、然后在振动台上振动2~3分钟; [n0070] 步骤五、将模具从振动台上取下,用刮土刀将制备的结构体的上表面刮平; [n0071] 步骤六,静置3~5分钟,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浇筑完成; [n0072] 步骤七、拆模。 [n0073] 本实用新型选取的α型半水石膏(CaSo4·1/2H20)具有凝固时间快,凝固后强度高的特点,可以大大缩短试样浇筑时间,提高浇筑效率,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快速精准的复刻原生结构面的形貌;并且本实用新型浇注原料分两次倒入,可以将石膏水化时产生气泡排出,可降低试样的孔隙率,防止在结构面表面产生气孔。 [n0074]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n0075]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所述底板(1)为方形,且所述底板(1)四周的端面上均固定有沿对应长度方向布置的凸台条(11),同时所述底板(1)上表面沿所述底板(1)的中心线开设有定位插槽(12); 插板(2),所述插板(2)垂直所述底板(1)插接在所述定位插槽(12)中; 侧板(3),所述侧板(3)为四块且均垂直立设在所述底板(1)上,且四个所述侧板(3)的底端一侧沿对应长度方向均向内开设有与所述凸台条(11)适配的长条形凹槽(31),所述长条形凹槽(31)与所述凸台条(11)一一对应插接,同时每相邻两个所述侧板(3)连接,并且其中一对相对固定的所述侧板(3)均与所述插板(2)的板面平行,另一对相对固定的所述侧板(3)一一对应所述插板(2)的两侧并对接,四个所述侧板(3)、所述底板(1)以及所述插板(2)组成两个浇注空腔;第一结构面模板(4),所述第一结构面模板(4)平行固定在所述插板(2)一侧的板面上,同时所述第一结构面模板(4)的顶端固定有卡槽结构(41); 第二结构面模板(5),所述第二结构面模板(5)与所述第一结构面模板(4)对齐并平行固定在所述插板(2)与所述第一结构面模板(4)相对的另一侧的板面上,同时所述第二结构面模板(5)的顶端固定有卡条(51),所述卡条(51)与所述卡槽结构(41)一一对应插接,所述卡条(51)插入所述卡槽结构(41)的卡槽中。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插槽(12)为梯形,且所述定位插槽(12)的槽口宽度小于所述定位插槽(12)的槽底宽度。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2)的材料为钢板。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板(3)的两侧分别沿所述侧板(3)的高度开设有防渗漏插槽(32)和插条(33),且每个所述侧板(3)的所述防渗漏插槽(32)与相邻所述侧板(3)的所述插条(33)均一一对应插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相对固定的一对所述侧板(3)的外壁侧部均固定有耳板(34),且每个所述耳板(34)上均开设有通孔,同时每相对固定的所述耳板(34)上开设的所述通孔内穿设有螺栓(35),且所述螺栓(35)的两端通过螺母紧固在所述耳板(34)上。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34)固定在所述侧板(3)沿着高度的中间位置。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结构(41)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卡槽结构(41)间隔固定在所述第一结构面模板(4)顶端。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51)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卡条(51)间隔固定在所述第二结构面模板(5)顶端。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4452U|2021-10-01|一种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 CN106979882A|2017-07-25|一种用于制作混凝土三点弯曲切口梁的装置及方法 CN112816305A|2021-05-18|一种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97787B|2020-12-11|测试新旧混凝土界面剪切滑移性能的组合试件制备模具 US4755340A|1988-07-05|Method for producing packs of blades used for cutting crystal bars into wafers CN212948325U|2021-04-13|一种固定混凝土试模的振动装置 CN110450263B|2020-08-28|一种可调节预制节理试样的制作工具、模具及方法 JP2572669B2|1997-01-16|プレス型の製造方法 CN213732404U|2021-07-20|一种楼梯浇筑成型件 CN214604993U|2021-11-05|一种实验室试块预制裂缝模具 CN108571104A|2018-09-25|一种免拆卸水泥模板及应用该模版的墙体成型工艺 CN212773479U|2021-03-23|一种后浇带留置装置 CN210025707U|2020-02-07|一种防漏浆的钢制拼接模具连接结构 CN211137536U|2020-07-31|一种用于成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梁式试件装置 CN212984641U|2021-04-16|一种建筑主体浇筑模板快速加固结构 CN213499896U|2021-06-22|一种便于连接的箱梁模板 CN213689105U|2021-07-13|一种用于干硬性混凝土小型预制构件试件成型装置 CN210239140U|2020-04-03|一种浇筑墙窗框模板 CN213038848U|2021-04-23|一种用于梁柱节点铝模板角模加固装置 CN211286603U|2020-08-18|一种建筑用模板 CN208020450U|2018-10-30|一种z形装配式混凝土叠浇试块模具 CN214246273U|2021-09-21|一种地下装配式车站现浇梁免支模结构 CN214613475U|2021-11-05|道路施工用模板及道路施工用模具 CN214687114U|2021-11-12|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测试用模具 CN112720809A|2021-04-30|一种实验室试块预制裂缝模具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36311.0U|CN214334452U|2021-02-05|2021-02-05|一种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CN202120336311.0U| CN214334452U|2021-02-05|2021-02-05|一种制作具有相同结构面形貌的结构体的模具|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